新闻资讯
主营业务
最新新闻
万象城(中国)
万象城·体育
主营项目:环保咨询、环境监理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土壤及地下水治理修复、农田土壤修复、矿山生态修复、污水处理工程、废气治理工程
联系人:王女士
手机号:18032282973
联系电话:0311-85207899
邮箱:372837967@qq.com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关键环节分析
- 来源:
- 万象城·体育:2019-11-19
- 浏览次数:3797
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目前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时期。
但我国场地修复工程的专业化水平和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从业人员层次和专业技术能力尚需加 强,对于场地修复施工环节的技术优化控制和产业创新提升已形成掣肘。由于国内环境修复行业普遍缺乏扎 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土壤修复施工现场专业技术人员,我国土壤修复工程的组织实施大多存在前期准备谋划设计不足、中期施工缺少弹性、后期验收导向不明等缺陷。从而导致较多修复工程的质控环节薄弱、 工期拖延滞后、施工成本增加等问题,在某些情况下修复工程不得不搁置停滞,甚至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并引发强烈的“邻避效应”。这些场地修复施工所引发的二次环境污染问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对生态环境 的破坏堪比修复之前的状况。
修复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是场地修复全过程 中核心、重要的环节,做好场地修复工程管理、监控和自控把关是促进场地修复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工作,也是现阶段国内土壤修复管理中技术力量薄弱和专业性相对欠缺的领域。
做好场地修复施工组织管理是实现土壤修复预期效果,增加土壤修复综合效益和提升我国土壤修复技术装备水平的重要抓手。在施工一线探索出的佳修复技术应用和工程实践组合,经过长期经验积累,反过来可以强化和优化土壤环境管理模式,改进修复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实现修复 技术的颠覆性创新发展和应用推广。 总的来看,无论是强化修复施工对二 次污染防控的实际需求还是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形势需要,当前阶段都迫切需要加强土壤修复施工组织管理和专业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
健全施工组织管理是提升环境修复产业的中坚力量和重要基石。污染场地修复施工环节的人力物力投入密集,是污染场地管理中削减场地污染 物质通量和降低环境风险的主要手 段,也是场地环境管理各环节人为活 动扰动和控制的主要对象。通过国内外修复施工管理实际案例的对比, 可以发现我国目前的修复施工行业在技术能力、职业卫生防护、施工安全 管理、人员意识水平、企业管理投入 以及行业规范要求等方面都存在较大 差距。加强修复行业管理以及修复施 工从业人员的技术和安全培训,提高土壤修复施工组织人员的管理水平是 确保修复产业发展壮大,促进产业可 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推广专业工程技术装备是促进环境修复产业壮大的关键支撑。当前国内修复工程的专业技术装备的实际应用效率不高,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使用基建渣土设备、传统水文地质设备、建筑岩土工程设备、农业生产设备的情况,这些设备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强,存在资源浪费、能耗高和修复效果难以得到稳定保障等缺陷。专业土壤修复设备的推广应用又受到环 境监管主管部门监管不严、环境产业政策调控不足、场地修复效果评估体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专业设 备的优势不明显、施工单价相对偏高 等问题出现,难以适应行业竞争并立足市场。然而,使用非专业修复设备又可能导致修复成效难以稳定实现, 并引发突出的二次污染控制和职业卫 生暴露问题。因此,专业设备的普及 使用是修复行业规范化和良性发展 重要的基石。提高和规范场地修复专 业技术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是提升修复施工能力和保障修复施工成效的核心内容。我国环保产业中高端修复机械设备朝国产化和智能化发展,也 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绿色发展的重要组 成部分。
二次污染控制和绿色低碳修复是 创新修复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场 地修复施工的核心目的是把几十年甚 至上百年来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污染 在较短的施工期内通过工程措施集中 处置。由于大多数污染场地往往涉及 诸如危险化学品等存在环境污染风险 的物质,因此针对修复过程的二次环 境影响和特征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十分重要。新一代的场地修复技术和工程 实施,必将更加紧扣场地污染特征、 水文特性、健康危害和未来土地再开 发利用方式等,构建基于精细调查、 精确评估和精准修复的绿色修复技术 及工程应用,进而成为驱动污染场地 修复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绿色可持 续修复以实现修复活动环境、经济和 社会效益大化的新理念,从而减少修复活动能耗物耗或二次污染排放, 采用创新的原位修复技术彻底去除污 染物为核心目标,必将深刻影响场地 修复与管理的顶层设计、政策法规和 技术途径选择。
优化场地修复全过程实施决策 是实现场地修复成效的基础保障。 修复工程处理的对象包括遗留化 学品、危险废物、建筑废弃物和遗 留工业设备、地表和地下储罐及管 线、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等各类受 不同程度污染的环境介质。如何在现有的修复技术和施工过程中,通过优化组织管理和综合决策,将污 染场地风险削减到可接受水平,减 轻未利用绿地缩减的压力,在传统 经济利益驱动和修复技术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减少修复活动的负面影响,获得额外的水环境和环境空气质量提升效益,降低二氧化碳等 温室气体排放,提升修复工程的可 持续水平受到各方关注。
上一篇: 我们在意空中的大气污染,其实我们脚...
下一篇: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和管理